Comparing satellite images of Beirut’s blast area from May 31 and August 5 shows the scale of the massive explosion that destroyed part of the city’s port area.
Total Pageview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時事新聞.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時事新聞. Show all posts
Tuesday, August 11, 2020
Sunday, July 10, 2016
畢明: 2016 年第一網紅
聽過 Papi 醬嗎?她原名姜逸磊(名字很好啊),號稱大陸的「2016 年第一網紅」。兩個多月前,她個人頻道的一個廣告時段拿出來拍賣,成功拍得 2200 萬人民幣,是新聞,是事實。一個廣告時段,2200 萬人仔。她的頻道,談愛情講生活,mean 精上身,粗口毒舌,麻甩麻辣,表情多端,鬼馬賤格,一條短片動輒數百萬收視,風格有點像 YouTube 紅人 Fred Figglehorn,個人棟篤,刻意把播放速度加快,造成一種卡通聲及 off beat 喜劇效果,剪接節奏強而快,製造連珠炮發的感覺,讓大家覺得爽!
畢明《KOL與LOL》
畢明《KOL與LOL》
Thursday, May 5, 2016
陶傑: 若無其事的中國人
這種強國風格的語言,無論是宣傳唱紅打黑的「重慶模式」,或者「百度奇蹟」,都有電影「中國合伙人」式的喧囂和亢奮。中國人喜歡在這種泡沫語言裏 Feel Good,覺得很自豪,然後過幾年,「重慶模式」的那位魅力之星變為秦城監獄的無期徒刑囚犯,而「百度」忽然成為中國網民詛咒要「遠離」的邪惡單位。
一人,一事,一企業,成為中國人在歡呼喧哄的偶像目標,幾年又變為惡言詛咒的對象。今日他們的面孔扭曲、辱駡批判之際,中國人可以若無其事地忘記不久前當日的亢奮笑容。
陶傑:《眾裏尋謊千百度》
一人,一事,一企業,成為中國人在歡呼喧哄的偶像目標,幾年又變為惡言詛咒的對象。今日他們的面孔扭曲、辱駡批判之際,中國人可以若無其事地忘記不久前當日的亢奮笑容。
陶傑:《眾裏尋謊千百度》
人廚子:保護動物的諷刺
諷刺的是上週六才有二千多人走上街頭爭取保護動物立法,然後為了「條友阻住返工」而叫一名企跳者快點跳下去。直至晚上,企跳者與警方消防對峙超過十小時後,有媒體更現場直播。至此已有成千上萬的澳門人發表了對事件的意見,而一面倒地沒有幾多人想像過他真的跳下來的話自己可是會親眼目睹「肝腦塗地」的慘況。
人廚子:《澳門——一個直播叫企跳的人跳下去的城市》
人廚子:《澳門——一個直播叫企跳的人跳下去的城市》
Friday, April 29, 2016
ROSINA : 保皇盲撐
因為身份地位而耍特權,事情若發生在一個正常的國家內,一定引來朝野口誅筆伐。2009 年發生的卡片蘇事件,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的蘇錦樑,被揭發利用自己卡片代替入息證明為家傭續約,就被各界譴責、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甚至要召開會議跟進追究,最後蘇錦樑要公開致歉,承認處理事件粗疏,當年,保皇的還不需要盲撐,政府部門還會依法辦事。但現在政府高官、機管局、建制派為了護主不停用語言偽術御責,為了一家耍特權的人,陪上了整個政府威信,一個大話掩蓋一個大話,卻引來更多疑問。
ROSINA 《家教、身教》
ROSINA 《家教、身教》
Friday, April 22, 2016
陶傑: 中國慶祝地震
日本地震,中國各地城市商店出現「慶祝日本地震優惠」,標明死難幾多日本人,中國顧客可以享受幾多折扣。中國人時時投訴在世界如何有錢也得不到尊重,多露出這等德性,全球排華,越有道德理由。當然,這又是「極少數」,所謂「不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然而不要忘記:中國不是英美等自由世界,而是一個人民表達意見受到嚴密管理的警察公安國家。店家打出一個招牌、展示一條標語,若無公安責罰而制止;然後拍成照片,網路流傳,而得不到網警即刻屏蔽,中國官方至少認可,或有意放縱,或根本策劃此等「中國民意」之表達。當年「七七」紀念日之深圳燒砸日本汽車和飯店,事後皆知,幕後有政治操作。這樣一來,就不是「一小撮人」可以推搪。
陶傑 《以德報怨 》
陶傑 《以德報怨 》
陳惜姿: 若無其事的災民
記得 1995 年神戶大地震時,我在雜誌社工作,剛好有舊同事在日本留學,即時邀請他做特約記者。看到攝影師拍回來的照片,災民的表情都像若無其事似的。作為編輯的我問特約記者:一場六千人喪生的大地震,竟沒有一幅災民大哭的照片嗎?他說沒有,走遍整個災區,他都看不到一張哭泣的臉,更不會有人頓足捶胸,都是平靜得很的。版面上,當然有所缺欠,但日本人面對災難就是如此,這也是現實。於是總編輯起了一條標題,叫「無淚的地獄」。後來的福島海嘯,印象中也沒有很情緒化的照片。這或者是日本人從小的訓練——天災已經夠多夠大了,不要再因個人情緒為別人增添麻煩,或引來旁人更多情緒,於事無補。
陳惜姿《日本人的災難訓練》
陳惜姿《日本人的災難訓練》
Wednesday, April 13, 2016
吳志森: 權貴撒野,官員護主
梁振英一家做錯事,要有關人員齊齊陪葬。保安局、民航處、機場保安、航空公司,異口同聲,歪曲事實,把黑講成白,把錯說成對:物主與行李分開安檢沒有違反規定……以往有,現在都有,將來都會發生。昧着良心違反常識,虧他們可以面不紅氣不喘的對着鏡頭說個不停。權貴撒野,滿地糞便,問責官員和政府公務員,機管局保安公司要員,一臉認真,滿頭大汗,人人拿着廁紙,爭住為特首一家抹屎,唯恐遲了會怪罪下來,分不到餅仔不特止,辯護得不夠落力不夠肉緊不夠無恥,更可能會吃不完兜着走。
吳志森《爭住抹屎》
吳志森《爭住抹屎》
冼翰宇: 黨媒姓黨
而就目前的相關報道看來,各家媒體談論到文件中揭露各國政商名流或其家族時,獨獨漏掉中國本地被提及的這些名字,使得整張拼圖在中國媒體的呈現上像是缺了大大一角。中國媒體和諧表現大家或許不會太過驚訝,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部分台灣媒體在報道到中國的部分時,竟然自動卸下了作為一個媒體對閱聽眾負責任、滿足其知的權利的天職。配合這般在對岸流行的作風,顯見這些媒體已經遠離了群眾,走向人們的相反方向,叩起了「黨姓宗親會」的大門。
冼翰宇《現代「文字獄」》
冼翰宇《現代「文字獄」》
梁啟智: 問題不在於要,而在於收
我在公營機構上班。對於特權,我的認識是:問題不在於你有沒有要求,而在於你有沒有接受。所以人家送什麼紀念品給我,我還要很不好意思的問人家這紀念品是什麼銀碼,超標的話要向上級報告。問題不在於要,而在於收。現在特首一家以「沒有施壓」來辯稱,我真的不知道我們這些公營機構的員工要怎樣去想。人家給你好處,你沒有拒絕,你已經犯規了。還要討論有沒有施壓,這是多麼的無厘頭啊。
梁啟智《我為機場地勤感到可憐》
梁啟智《我為機場地勤感到可憐》
Monday, March 7, 2016
陳惜姿: 政府與民為敵
他是九龍東選民,之前票投熱血公民黃洋達。他已屆中年,女兒都快要中學畢業,他說,若女兒要到旺角扔磚,他會支持。面前這人完全是記者街訪最好的人選,他說,泛民斯斯文文在議會內談了這麼久,得到什麼?香港人實在太乖了,不斷給人欺負。和平佔領沒用,政府完全不理你你咬佢食?本土派在上水元朗罵人踢人,一簽多行立即變成一周一行,證明這個政府欺善怕惡,所以他支持勇武。立法會候選人裡,誰人最激便投票給誰。這就是刻下的香港,都是特區政府作的孽。幾年來,政府與民為敵,寸步不讓,令市民愈來愈憤怒。
陳惜姿《憤怒的香港人》
陳惜姿《憤怒的香港人》
Sunday, January 17, 2016
區家麟:有錢了,就會任性
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中華帝國重新發現了一個不幸的真理,有錢使得鬼推磨,每人都有一個價。... 鄧小平往日曾三番四次說,要「韜光養晦」,現在看來,很有道理。他也許深深明白中國人本性,有錢了,就會任性,積壓百幾年的自卑感會爆發;凡事去盡,就會反彈,反效果自作自受。
區家麟:《天朝黑洞‧周子瑜‧多謝 Shell》
區家麟:《天朝黑洞‧周子瑜‧多謝 Shell》
陶傑:什麼黃安,是黃蓋。
中國網民都是幾十年歷練的政治動物,開始覺得黃安這隻台狗獻媚過度,「人肉」出來其早年也有台獨言行,現在卻一百八十度轉變,在這個時候,台灣大選,黃安完全是促進台灣新生代投票蔡英文的民進黨,拆國民黨的台。黃安回台灣過年,果然激起台灣人同仇敵愾反大中華、打台奸。大陸網民判斷:黃安就是台獨民進黨暗中派進中國的臥底,演苦肉計。什麼黃安,是黃蓋。
陶傑:《黃安難題》
陶傑:《黃安難題》
Saturday, January 2, 2016
吳志森:問林鄭棺材要多少錢?
周教授的報告提交超過一年,正式諮詢姍姍來遲。臨近公布,更放出消息,將退休保障「全民」或「非全民」方案,改名為「不論貧富」和「有經濟需要」。全民退保,「不論貧富」都有份享用,必會引來極大爭議。如此費盡心思的政治考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 諮詢文件終於出台,所謂「有經濟需要」的模擬方案,把單身長者資產上限定為8萬元,長者夫婦不能多於12.5萬。如此刻薄的資產限制,令民意沸騰,連建制媒體也不以為然,訪問市民,盡是罵街之聲。主事官員林鄭月娥被記者問到知否棺材要多少錢,林鄭避而不答。
吳志森《學者替政府做研究已成為危險事業》
吳志森《學者替政府做研究已成為危險事業》
Terence Yun:內地網民的意識流
從兩個不同社交媒體網民的留言其實不難理解兩地的思維和心態。香港網民當然是有食花生心態,但同一時間,會以針對事情的理由去作出批判,即使要鬧都叫做出師有名。這樣才能站得住腳,否則便招來話柄。所以透過清晰的理據去討論,食花生或者踩兩腳都有點理據。被人反撲都可以有能力招架。但從內地網民的回應可以理解到當中以「和諧」以及「意識形態」為主流來判斷一件事情。
Terence Yun《李克勤行李事件突顯中港思維分野》
Terence Yun《李克勤行李事件突顯中港思維分野》
蕭家怡: 回顧的必要
事情一多,資訊一亂,無論當下的情緒如何強烈,最後也難免落得「水過鴨背」的情況,因此,也就有了整理、回顧的必要。而這「必要」尤其適用於澳門,只因這裏發生的事著實不少,奈何能真正成為新聞,讓大眾知悉的卻不多,所以,去年就寫了第一篇〈澳門:2014年關鍵詞〉,今年,寫的動力更大,只因在香港看關於澳門的新聞愈久,愈會令人錯覺澳門之大,值得人留意的只有三件事:賭收連跌、賭王千金、公子的戀情以及洗米華的家事。
蕭家怡《澳門 2015 年關鍵詞》
蕭家怡《澳門 2015 年關鍵詞》
Sunday, December 27, 2015
吳志森: 令人震驚的無知與荒謬
蔣麗芸發言的時候,手舞足蹈,「精神病」3 個字,特別加重語氣,可能自以為發言既出色又幽默,說到「自己都黐線埋」,竟然忍俊不禁,更是面有得色。蔣麗芸是一種怎樣的人?我不認識,私底下有沒有經常對殘障弱勢人士揶揄諷刺踐踏打擊?我也無從知曉。但在立法會議事殿堂的公開發言,蔣議員竟然大刺刺地、毫無愧色地歧視和侮辱精神病人和精神科醫生,更對精神病的性質極盡歪曲誤導之能事,其無知與荒謬,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
吳志森《請網民不要犯蔣麗芸同樣的錯誤》
吳志森《請網民不要犯蔣麗芸同樣的錯誤》
Sunday, December 20, 2015
李怡: 民主派議員
這段話顯示不少泛民議員對市民反應後知後覺,在草案委員會開始審議時,個別民主派議員常常不出席甚至退出委員會。但隨着政府藉議會多數暴力「夾硬嚟」的傾向越來越明顯,隨着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程度不斷升高,即使修訂後的條例有進步,也趕不上市民不信任程度的「進步」了。民主黨早前表示拒絕拉布,以及泛民沒有積極提出對草案的修訂,使反對網絡 23 條的市民對泛民也有了不信任感。這是造成民主派在議會相互攻訐,以及被集會人士包圍的原因。也就是說,追不上市民對梁政權的不信任感,是泛民主派得不到信任的政治生態。
李怡《市民唯一相信的,就是梁政府不可信》
李怡《市民唯一相信的,就是梁政府不可信》
Thursday, December 17, 2015
陳詠燊: 影響到一個都係一個功德
可是生於亂世,文人好像都有點責任,像魯迅、像胡適,「厚顏承認自己都叫識寫幾隻字,係有責任導人向善,文以載道。」所以他淺白地寫政治,希望影響一個得一個,「影響到一個都係一個功德,等佢做香港人嘅戰友都好吖!」他說香港是一齣中段失了控的勵志片:主角隊友不合群、對手比想像中強很多,如何收科?「我哋唔好只係將努力放喺排兩個鐘、慳$22.5 買雪糕,而係燃起心中團火去抗爭。」他提到電影界前輩曾對他說:「講和首要係我比你好打,如果我唔夠你打,我是來求饒。」
葉青霞:《最嬲政府當市民白痴《新紮師妹》編劇:香港比「Sir」字更荒謬》
葉青霞:《最嬲政府當市民白痴《新紮師妹》編劇:香港比「Sir」字更荒謬》
浦志強: 自由本來就不屬於我們
今時今日的中國,財富令全球側目,但只看浦志強的遭遇,便覺得枉然了。在陳潤芝的訪問裡,浦志強談到中國人的自由。「自由本來就不屬於我們,誰能說清楚我們有什麼自由?因報道孫志剛和非典被廣州當局陷害的《南方都市報》總編輯程益中出獄後寫道,我們所謂的自由不過是一間『豐衣足食的豬圈』,我覺得這句話相當到位,現實就是這麼回事。」
陳惜姿《豐衣足食的豬圈》
陳惜姿《豐衣足食的豬圈》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