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uesday, September 29, 2015

唐滌生 (1917 - 1959)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廣東香山(今珠海市唐家灣)人,出生於黑龍江牡丹江市,著名粵劇劇作家。他能糅合文學與電影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 「畫欄風擺竹橫斜,如此人間清月夜。愁對蕭蕭庭院,疊疊層台。黃昏月已上蟾宮,夜來難續橋頭夢,飄泊一身,怎分派兩重癡愛?不如彩筆寫新篇,也勝無聊懷舊燕,誰負此相如面目、宋玉身材?」《再世紅梅記》之「脫阱救裴」
  • 「攜書劍,滯京華。路有招賢黃榜掛,飄零空負蓋世才華。老儒生,滿腹牢騷話。科科落第居人下,處處長賒酒飯茶。問何日文章有價?混龍蛇,難分真與假。一俟秋闈經試罷,觀燈鬧酒度韶華,願不負十年窗下。」《紫釵記》之「燈街拾翠」

Source: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4%90%E6%BB%8C%E7%94%9F&oldid=36650617

韓愈: 士窮乃見節義

... 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徵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於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韓愈《柳子厚墓誌銘》

PRISCILLA CHAN : 創業的寂寞

記得幾年前自己開始創業,其中一樣最難面對的,是一種非常難向別人解釋的寂寞。從前打工,每天的日程、要辦的事,都很清楚;大方向有上司決定,不明白、唔識做,可以「 delegate upward 」,總有後路。自己創業,每天面對的,彷彿都是白紙一張,你永遠無法肯定,你所花的心力時間,是否會有回報;你(以為)的策略,是否奏效。每天只能夠不停試、不停試,觀察、修正,再嘗試,和時間競賽。內心其實很彷徨外表卻要裝得很自信。身邊家人朋友很愛自己,但不一定明白。這個階段,是非常希望有一個過來人,可以傾訴一下的。電影裏的 Jules 公司發展過度迅速失誤漸多、婚姻瀕臨破裂邊緣,她卻沒有表現出合乎比例的焦躁

PRISCILLA CHAN 《見習冇限耆 The Intern – Startup 輕喜劇》

何國標: 填詞人的填地位

月前,訪問過盧國沾,記得他說過的一句話﹕「以前的填詞人地位很高。」當然,這要有特定時空,即使如「曲王」吳一嘯、「曲聖」王心帆、「曲帝」胡文森、唐滌生,若身處那火紅年代,相信以上任何一位也不能獨善其身,脫不開下場悲慘的命運。若非聶耳早逝,其結局亦一定如其拍檔田漢一樣,被迫害至死。四天後是「十‧一」國慶,不少達官商賈獲邀出席國慶酒會,當中稍有良知的你,請撫心自問﹕ 今天觥籌交錯,乾下不少玉液瓊漿,但 48 年前此刻,我們國歌的作詞人卻被迫地喝自己的尿液。

何國標《一闋悲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80年》

梁文道:奇異的圍爐取暖

比如一些朋友,尤其是文化圈和知識界的朋友,近年時常會在聚會當中散佈傳聞,說某某某的書被禁了,某某某的工作不保了,某某某已經變得很危險了,這本該叫人沮喪,但說的人卻又忍不住話聲中興奮語氣的消息。那種興奮是很奇怪的,幾乎令人懷疑這些把話說得繪聲繪影的消息散播者是不是正在興災樂禍。一則本該讓這個圈子覺得唇亡齒寒的故事,究竟有甚麼值得高興的地方呢?是自古以來的文人相輕,彼此吃醋較勁?... 我理解,有時候這只不過是因為害怕。這些人全都太過擔心,擔心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被敏感的人,名字不得見報,文章不得見刊,舊作不得重版,教職不保,家人不安,朋友迴避,神州雖大,自己卻成了一個無處可走的畸零陰影。是的,他害怕,所以他要說其他人的故事,就像小孩遊戲,另一個小朋友負責當鬼,自己就暫時安全了。於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分享另一個不在場的朋友的遭遇,在這種情況底下,便成了一種奇異的圍爐取暖

梁文道《怖懼》

葉朗程: 香港富豪欠創意

身在文明的地方,李嘉誠三個字代表誠信;身在落後的地方,李嘉誠三個字代表油水。換轉你是李嘉誠,你怕不怕?有些富豪怕,但冇計,佢哋都要留喺內地繼續做。點解?他們擁有的人才不濟,欠創意。他們懂什麼?香港那套搬到大陸再做一次,就是這樣了。李嘉誠呢?閉上眼隨便挑個人都是人才,全身都是計謀,以色列英國意大利,眼光是全世界、眼光是未來、眼光是大環境。你要我跟你套規則玩?Fine,咁留番畀你自己玩啦,我大把世界。

葉朗程《佛都有火》

Monday, September 28, 2015

Mayi: 香港國民教育

日本的國民教育從環境入手,小孩子從小已知日本四季分明、四面環海、有什麼動植物……他們愛他們日本的每一寸國土和上面的人和物,自然不捨得丟垃圾;再進一步是不捨得破壞這個國家的美好和秩序-包括法治和安全。香港本來要推行的國民教育又有什麼內容呢?就是教學生要愛國、認識國旗、唱國歌要流淚。保護環境、公德心都不在此列。這說明為什麼某國家的國民不重視環境、不強調公德、不強調的秩序。總之有錢便出國任性一下(咱們是強國嘛!),然後送子女出國、冚家移民。

Mayi《陳美齡、中華丼、普教中》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15

蔡瀾: 都要嚐試

但是,對於我們這群遊客,多麼簡陋的也是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要嚐試。口味一新鮮,加上一百斤重的好奇心,任何當地人認為「不值一提」的,都吃得津津有味。

真正吃不厭的還是廣東點心,基本的蝦餃燒賣,至到叉燒包和腸粉等,最後以白糖糕馬拉糕終結,平心靜氣而論,哪一個地方的比她更好?你說出來給我聽聽。活在香港,真幸福。

蔡瀾《福》

蔡瀾: 乖乖受罰

我再三地說:「飲食之道,由簡至繁,從粗入細,而後返璞歸真。」

當我在「繁」和「細」的過程中,或者也曾令到動物增加痛苦,對這一點我深感歉意和不安。有一天遭受閻羅王拔舌,我叫也不叫一聲,願意乖乖受罰。阿彌陀佛。

蔡瀾《受罰》

蔡瀾: 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凡事一求代價,層次必低。盡量寫好了,抱怨沒地方發言而停筆,就水遠停下來。當成記日記不就行嗎?一時的光輝並不代表可以一直堅持得下,專欄難在保持水準。甚麼叫水準?熱愛生命,就是水準了嗎?不停地寫,別虛偽,仔細觀察人生百態,題材多得不得了。千萬不要以「說得容易做時難」為藉口,從今天開始你就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這是達到願望的第一步。記得區樂民做學生的時候,我也曾經這麼鼓勵過他。

蔡瀾《第一步》

Porsche Ko: 《我們停戰吧! 》影評

在我們還穿著校服的日子,對愛情朦朦朧朧,但細膩複雜的少女情懷,憨氣遲鈍的男同學哪裏明白?大概這就是為什麼女學生,總是對文質彬彬的老師一見傾心,包括電影的主角林熹瞳。林熹瞳精靈標緻,年輕輕輕,但飽受感情傷害,還生過小孩,因此更渴望愛。少女情懷總是詩,細膩的心事,還有煩囂的往事,在電影中幻化成一幕幕如名信片美麗的畫面。

Porsche Ko《不倫師生戀: 禮教難敵慾望?》

王偉雄: 才子的瀟灑

「神人」也許是太高不可攀的稱呼,另一個可以用來形容趙元任的詞語,是「才子」。「才子」一詞,在香港給濫用了,有被稱為「才子」的,其才華學識恐怕只夠當趙元任的書僮!趙元任是真正的才子,不在於他學歷高,也不只在於他才華出眾興趣廣泛學問淵博,還因為他待人處事不拘一格、富幽默感,往往流露出舉重若輕的瀟灑。

王偉雄《神人和才子》

Tuesday, September 22, 2015

潘小濤: 「港人治港」招安政策

香港地產業為何變得畸形?文章指當初中央的「港人治港」政策乃招安,對象不是「香港的升斗小民,而是香港的華商領袖」,給予他們特權,卻導致社會結構失衡貧富懸殊加劇、中產下流嚴重,「而這種不平衡,不僅造成今日香港經濟低迷,更造成了香港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體退化」。這不就是說,事實證明當初中共的香港政策嚴重失誤嗎?李嘉誠等富豪只是中共招安政策得益者,元兇卻是政策的制訂者。

潘小濤《別讓李嘉誠跑了?》

Ms Yu: 中國人應有的美德

小二那年便讀到一課有關兩位好孩子的故事。一個是黃香扇枕溫衾,我記得是因為我當晚便跑會家,功課不做便鑽進被窩呼呼大睡,媽媽回來問我幹麼,我說我花了一個下午為她暖被子。結果沒有被讚。另一個是孔融讓梨的故事,那故事簡直是當兄姊的福音。每當有不公平的情況,譬如說弟弟的那隻雞髀比我的大,我便會正氣的說:「弟弟,你有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嗎?」謝謝孔融打破大讓細的定律。到大一點,當學到中國人的美德包括禮讓仁義克儉時,我深信不疑。因為故事這樣說、歷史這樣說,就連我身邊的人和事都不斷在證實這是真確的。不經不覺,我便建立好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和驕傲。屬於我們那極度「中國化」的特質不是一聲刪去便能成事。而且那都是美德,不用刪。正正因為我們知道「中國人」應該是甚麼模樣,所以我們才看到今天的強國人欠缺了甚麼中國人應有的美德。

Ms Yu《誰在「去中國化」?》

Sunday, September 20, 2015

梁文道: 敢於亮劍

那麼戰爭罪到底還普不普世?它究竟是不是政治的操作呢?沒關係,「敢」就行了。對付日本的時候,戰爭罪是人類共同文明的成就;回應巴希爾事件的時候,它則是美國主導的政治手段;此一時,彼一時,什麼時候都有人敢於亮劍。至於這些文字背後有沒有一套統一的規劃,彼此之間有沒有經過協調,那都不重要了。因為它們的作者全在不同方位的對敵前線,關鍵時刻就該這樣敢於亮劍,沒有什麼好指責的。

梁文道《敢就夠了》

Wednesday, September 16, 2015

蔡瀾: 日本料理單調得很

還是香港好,相信我,走了那麼許多地方,沒一個比得上。別的不說,單講美食吧!東西方最會吃的是中國人和法國人,這是公認的事實。在巴黎的西餐也許勝過香港的,但是他們有上乘的粵菜嗎?充其量也不過是幾家還吃得過的越南菜館,甭想喝陸羽的早茶。

意大利菜固佳,衰的是他們憎恨法國人,故無好法國餐廳,東方的連越南菜也沒有,剩下溫州人開的中菜館,廚子自己沒吃過好東西,怎能燒得出甚麼佳餚?大家喜歡吃日本料理,的確不錯,又衛生又美味,但是如果你在日本住下,就發現吃來吃去不過是刺身、壽司、天婦羅、炸豬扒、烤神戶肉、蕎麥麵等等,單調得很。

蔡瀾《香港好》

Sunday, September 13, 2015

蔡東豪: 靠強迫

第三步是養成習慣,純粹靠意志抽出時間信不過,跟跑步競爭的事情太多,跑步未必揮得贏。養成習慣的開始,我認為靠強迫,要 book 定時間,例如約睇醫生,約好時間便不變,在手機 calendar 定下時間,填上紅色,沒法錯過。一件事變成習慣後,便進入自動波,不用多思索。我認為初跑者定下每星期跑三次,太多不設實際,太少不能養成習慣。

蔡東豪《初跑》

陶傑:儒家主奴

英國君主立憲的伙伴關係,最大的成功,是沒有所謂「儒家精神」── 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秦始皇暴力統一之後,變質為君臣、父子、主奴的一條統治權力的主軸線。在這條主軸之下,雍正皇帝和田文鏡張廷玉、慈禧太后和李鴻章、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明確的主奴,不可能成為伙伴關係。... ... 她不說「我統治本國」,而說「我服務本國」(I serve this country)。六十三年來,十二位首相先後過場,成為她的治國伙伴

陶傑《六十三年》

李怡:香港人善忘

最近熱潮是足球,原來不看足球賽的人,忽然因港中矛盾因噓國歌因港中大戰而熱心起香港足球來了,許多人在港中賽後才知道有個葉鴻輝。熱潮會延續到 11 月 17 日的港中二次碰頭,如港足又再得分,熱潮或可延續到這次世界盃預賽完成。但香港的足運卻不會因此而重振。因為香港人沒有韌性並善忘。前體育記者伍家謙上週撰文,說西營盤老樹被斬,「誓死捍衛」中環電車路段,甚至雨傘運動,每一個話題因為「夠 hit 夠潮,就將它盡情消費;消費過後,熱潮退卻,就去追逐新話題,又落入一次同樣的循環。」

李怡《無賴精神》

曾志豪: 閱兵如何必勝

中共大閱兵,習近平喊出了 3 個必勝,「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這 3 句口號,聽聽好了,維權律師,也常喊這 3 句口號,結果沒有萬人掌聲,只是飽以老拳、尋釁滋事
所謂「正義必勝」的「正義」是什麼?中國過去一直嘲笑美國是「正義化身」,其實只是「單邊主義」,是霸權化身。中國不認同美國的正義觀,今天自己拋出一個「正義必勝」,內容又是什麼?「人民必勝」和「為人民服務」是否同樣一番空話?「人民必勝」,那些為配合閱兵大典而限制活動、洗澡吃飯上廁所都要實名登記的「人民」,他們又如何「必勝」了?

曾志豪《人民如何必勝?》

藍橘子: 喺外國無人話佢蠢

我記得上年,iPhone6 開售頭幾日,有個同事用 iPad 買搶到一部自用,第日全公司都笑佢蠢,難得抽到部可以炒雙倍價值嘅手機,竟然唔拎去炒而係自己拿黎用。尤其最激動嘅係清潔阿姐,可能佢前一晚走咗去 Apple Shop 牛仔褲排隊,最後都買唔到電話所以心心不忿,佢直情一手拿住拖把,另一隻手指住個頭話我同事弱智。順帶一提,個清潔阿姐仲用緊按鍵電話。我同事本身就好鍾意玩 gadget 野,亦對炒賣興趣不大,買到新玩具佢寧願自己率先試玩,都唔想為幾千蚊炒完一輪要等幾個月。佢話喺外國讀書時一直都係咁,但無人話過佢蠢,點解喺香港會變成一個連清潔阿姐都睇唔起嘅蠢人?

藍橘子《幾時開始,香港要靠炒賣黎生活?》

Friday, September 11, 2015

蔡瀾: 我們這些老得已成精的人,怎麼看不出?

記性差,有時是天生的,也不能太過責備自己,最糟糕的不用功,不肯筆記下來。更壞的,是推三推四,明明自己忘記了還拚命解釋已經打了電話給對方,對方沒有覆電罷了,不關我事。沒覆電?不會追嗎?年輕人的缺點是叫他們做一件事,很少得到回音,要等問起才搪托一番。我們這些老得已成精的人,怎麼看不出?

蔡瀾《不是問題》

Edkin: 山寨煙花

就像剛才說的一樣,反正煙花砰砰砰,總會還有一班市民嘩嘩嘩, 或許並沒有什麼大相干。但是擦鞋仔的創作力量和幻想,往往都會嚇你一跳。 只有煙花太簡單, 索性就把它變成鎗聲卜卜一樣連珠炮發,再加上二十秒防空警號,索性搞得比環球片場和《變形金剛》還要逼真。再播成龍的愛國歌曲, 體驗一下中國人還是要管的精神。 最後隨著天安門和五環的形狀,再播出幾乎全世界小朋友都識唱的一首冬季奧運主題曲《Let It Go》,猶似一個山寨「愛莎」(Elsa)華麗轉身完美落幕

Edkin《不文的「國慶煙花」》

阮穎嫻: 不夠血濃於水

講風涼話的人,說跟家人關係好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朋友情人可以揀家人不能揀。朋友出櫃,她父母只有哭哭罵罵,無法諒解。你試下說服你老竇不要找大陸女人?或者勸你阿媽雖然老竇帶女人回來但還是忍著不要抑鬱燥狂?又或者跟你說「雖然你親戚打到你入廠但他怎樣都是你親人啊」這些廢話?有些人你顧念他是親人所以不會起訴他,於是他得寸進尺,每晚不是打你就性騷擾你,家人還認為是你不夠包容,不念舊情,不夠血濃於水。這些都是真人真事,不是不可以勉強住在一起,但隨時釀成血案。

阮穎嫻《住劏房是選擇》

端木皚: 道德良心 vs 政治智慧

但很多時候要一個合乎政治智慧的舉動其實也是一個合乎道德的要求:這不但像文中的例子所說錯了就認不要諉過於人,還包括真正的開誠布公(不是將自己的大腸放出來就叫開誠布公),誠實(不只不用語言偽術),不偏不倚保持中立(不受政治干擾按程序任命副校),言行一致(不要口說愛國卻將子女送到外國留學)。在這些情況下,出賣了良心的人,自然也無法做一個合乎政治智慧的人,最終表現得十分愚拙。作出一個有政治智慧的決定或反應,其實並不一定要恃強凌弱、顛倒是非或齷齪不堪;有時,違背良心,反而令我們做出最沒有政治智慧的舉動。

端木皚《為什麼出賣良心的人連智慧也賣掉?》

Thursday, September 10, 2015

王婷:親朋戚友照價八舊

至於婚宴上的表演環節,其實很多人並不抗拒,始終成晚流流長,作為賓客多一個娛樂也好。唱歌跳舞固之平常,朱主席「從不喜歡孤單一個」的唱腔或是娃娃舜的舞姿當然也領教過,但更有表演慾的新人是… 把自己的請帖印成演唱會門票,席上賓客一人一螢光棒充當粉絲,然後表演歌曲不是浪漫情歌,而是浮誇、打得火熱、阿牛……一連五首,絕無廁所位,只是山頂的親朋戚友照價八舊。

王婷《騎呢的婚禮》

Ms Yu: 改變計劃好的路線

活動完畢,如何命令剛剛玩得興高采烈喘著氣的孩子返回坐位,其實都有其學問。... ... 我則會首先叫孩子先停下來,宣佈我要跟全班玩一個能把他們帶回原位的遊戲。遊戲規則只有一個,就是每人只能用八步返回坐位;我拍一下手,他們才能踏一步。要贏,就要在我拍手第八下之時坐下,太早太遲也算是輸。此時必定有孩子會焦急地問:「Ms Yu,我離坐位太遠了,怎麼可能做到?」和「Ms Yu,但我就站在自己的椅子旁,如何走?」我邊示範邊提醒他們:「大步和小步都是一步,原地踏步也算是一步。」這樣他們便明白了。遊戲開始前,我會叫他們看看自己椅子的位置,計劃好路線;只得八步,不容有失。遊戲看似容易,但因為他們每踏出一步,課室內各人的位置便會隨機改變,此時孩子便需要立即應變,改變計劃好的路線。所以,最後有人成功在第八步之時坐下,也總有人失敗,差幾步才能抵達坐位。

Ms Yu 《要贏先學輸》

蔡瀾: 美國土佬

大量歐洲移民湧到紐約之後,只有兩百年歷史的美國才對歐洲有點認識。經濟起飛,大眾附庸風雅,向歐洲購買了大量文物,紐約人才沒那麼老土。當今美國內陸省份的人還是很閉塞,開化的只有紐約、三藩市、芝加哥等大都市。其他鄉下,如奧克拉荷馬、俄亥俄,甚至巨人省份德薩斯,長的都是一些土佬,連紐約客也看不起他們。

蔡瀾《悶死》

Wednesday, September 9, 2015

林超英: 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

香港很多人把「經濟發展」掛在口邊,可惜他們依然活在幾十年前「多勞多得」的勞工密集型經濟時代,以為所謂「發展」要靠「多啲嚟密啲手」,完全忽視當今世上,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轉變,經濟要一馬當先就要向西雅圖學習。... 不向水貨客賣奶粉或少些遊客,香港的經濟不會倒下,但是不以知識和科技為基礎不包容多元不重視自然環境,香港的經濟就肯定會沉淪。

林超英《香港少些遊客 經濟不會倒下》

Tuesday, September 8, 2015

Lawrence M. Krauss: Scientists have an obligation not to lie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All Scientists Should Be Militant Atheists
By Lawrence M. Krauss

...The problem, obviously, is that what is sacred to one person can be meaningless (or repugnant) to another. That’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a modern secular society generally legislates against actions, not ideas. No idea or belief should be illegal; conversely, no idea should be so sacred that it legally justifies actions that would otherwise be illegal. Davis is free to believe whatever she wants, just as the jihadist is free to believe whatever he wants; in both cases, the law constrains not what they believe but what they do.

... Scientists have an obligation not to lie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Even so, to avoid offense, they sometimes misleadingly imply that today’s discoveries exist in easy harmony with preexisting religious doctrines, or remain silent rather than pointing ou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religious doctrine. It’s a strange inconsistency, since scientists often happily disagree with other kinds of beliefs. Astronomers have no problem ridiculing the claims of astrologists, even though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the public believes these claims. Doctors have no problem condemning the actions of anti-vaccine activists who endanger children. And yet, for reasons of decorum, many scientists worry that ridiculing certain religious claims alienates the public from science. When they do so, they are being condescending at best and hypocritical at worst.

夏老闆: 手打魚蛋要靠經驗

夏銘記的手打魚蛋炸魚片,出名真材實料,蔡瀾曾說是他的至愛。軟綿綿,又香又滑,夏老闆說,正宗潮州魚蛋不是只講彈不彈牙。「後生妹後生哥,佢哋唔識食,話呢間舖的魚蛋唔彈呀。我告訴你,彈就無魚味!」鮮魚起肉後,攪成的魚漿,有軟漿中漿硬漿之分,夏老闆打的,堅持是軟漿,「軟漿工夫多,時間要耐,打好了要晾放在架上,讓它乾身一點,讓軟漿變成中漿。但大多師傅心急,魚也不用新鮮的,就打不成軟漿,加熱時熱多一點,晾乾時乾快一點,有些工場風扇大、冷氣大,吹耐過頭,魚蛋的皮,也會變硬皮,唔好食。所以這些都要靠老嘢的經驗。」

陳嘉文《夏銘記:做生意唔呃秤 真魚蛋唔彈牙》

Sunday, September 6, 2015

《專訪曹仁超:年輕人,不要讓500尺綁住你的青春》

《專訪曹仁超:年輕人,不要讓500尺綁住你的青春》
記者:馬文煒

  • 「地產霸權將香港資源都佔據着,當租金連我們都覺得貴的時候,年輕人如何創業?」
  • 「中國人的經濟,到了某個階段,往往人人尋租,統統做收租佬。從經濟學來說,收租是對整個經濟最沒有幫助的行業。今時今日我們以香港有李嘉誠、李兆基為榮,真是貽笑大方,笑死鬼佬!我真要批評一下,這 30 多年來他們的建樓技術有進步過嗎?外國的預製房屋、倒模式技術,香港都沒有。房地產商這些年來毫無技術創新,最擅長就是賺地價(asset inflation) 。」
  • 「Where is the angel?外國有所謂 angel funds(天使基金),你有主意,去申請,大部分都願意給你一、二百萬美元去嘗試,成功的話再注資,協助管理,加快成長。因此這些新公司可以 10 年、15 年後才賺錢,Facebook、Twitter 等很多都是靠他們創立的。但香港沒有天使的,只有魔鬼,大地產商即使賺千多二千億,都不願意撥一點錢幫助年輕人創業。可以說,直到現在香港的理念仍是賺到盡。叫年輕人搞高科技,我只會問:錢從何來?」
  • 「莫說車房,只是一個車位,都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讓年輕人創業的。」他認為年輕人應該得到更多鼓勵,而且100間創業的公司中,只要當中 5% 成功,已經足以改變世界。
  • 「在美國,人人都會說 I have a dream,他們的 dream 是 innovation,是創造蘋果電腦、Google;而香港人的 dream 就是買樓。整個社會都只想買樓,不鼓勵 innovation,包括《信報》。那時我跟林生說創新,他說現在已經很好,不用搞。因為《信報》成功了,所以不用搞。因為香港地產商成功了,所以也不用搞。結果是成功帶來失敗,因為地產商太成功、太能賺錢,致令很多企業都失敗了。而他們佔據着大部分資源,他們不搞,香港沒有剩餘的資源可以搞創新。當整個社會都向房地產看時,如何會有創新?而造成這個現象,香港政府難辭其咎。」
  • 「即使好運或者憑父蔭,25 歲前儲到首期,開始供款,供到 45 歲為止,到時都不用想創業了。所以我經常寄語年輕人,不要讓 500 尺綁住你的青春。」
  • 「我大輩子心機投放在《信報》,(這些剩餘股權)才值千多萬,但我住的房子都已升至 3000 多萬。早知就不做《信報》,將錢用來買樓就行,不用捱!」
  • 「現在香港的制度是在鼓勵不勞而獲,同時懲罰那些很努力去創業、創新的人,然後我們反而指責年輕人沒有創新精神,只顧買樓。根本是環境促成,大人教壞細路!」

《專訪曹仁超:思考要國際化,做事要本土化》

《專訪曹仁超:思考要國際化,做事要本土化》
記者:馬文煒


  • 「最好的當然是經濟可以轉型,由過份依賴金融、房地產,進入所謂 innovation(創新)的時代,亦即 80 年代美國的發展。」
  • 「中國過去 30年的增長期,靠的主要是低工資、低土地成本,做的是低增值的產品,現在開始失去這些優勢了。」
  • 「在這 30 年,除非你很不濟,否則在回大陸發展的那批人當中,十之七、八都發了財,因為當時正處於高增長時期。」
  • 「為什麼中國要做世界工廠呢?我們要承認所謂世界工廠是完全建立在 value-added(產品加工)之上,沒有創新、沒有品牌。例如蘋果手機,我們只是負責裝嵌的部分,當中毫無技術貢獻,沒有參與軟件開發、設計,甚至市場行銷。手機賣 6000 元,生產成本只大約 800 元,七除八扣之下,工廠每賣一部手機只賺 40 元,但同時蘋果每賣一部就賺 4000元。以前朱鎔基總理說過,要買一架波音 747 飛機,要賣 2000 萬對運動鞋。Innovation(創新)才是最重要。」
  • 「現在只是限制外國資本進來公平競爭,中國企業背後並無一支專業的團隊,去將一間公司的技術層次提升。因此對我來說,短線炒賣是沒問題,但長線來說我不相信他會好。」
  • 「中國由以往靠價廉物美去爭奪市場,到今日要用品牌去爭奪,成不成功?到目前為止,我給不了答案。作為中國人,當然希望會成功;但作為分析員,最重要是 show me the money,給我成功例子。」

Saturday, September 5, 2015

Katarina Prestor: 昨晚我跟東條英機、蔣介石和羅斯福一起打麻雀

只要那是宗教,即使說出來的東西如何荒謬,如何不合邏輯都好,作為信徒都要去捍衛。試想想,在現實世界中有甚麼比「一個女人以處女之身生孩子,那個孩子長大後被害死,卻在三天後復活」這事更不合邏輯、更不合科學、更荒謬?但這世界上有十億人正相信這事真的發生了!或者你不喜歡我拿天主教來做比喻,那我找個偏門一點的,「1823年9月21日,Joseph Smith 在紐約西北的一個山丘上,見到了天使摩羅乃,給了他一本純金做書頁的經書,要他把經文翻譯,再傳給世人。」,這故事你未必聽過,但那本經書的名字你一定略有所聞,沒錯,那本經書就是「摩門經」。這件事很荒謬,就好像我跟你說昨晚我跟東條英機、蔣介石和羅斯福一起打麻雀一樣荒謬,但摩門教卻是世上信眾人數增長率最高的宗教之一,數以千萬計的人相信這事情真的發生過。對比上來,「中共是抗日的中流砥柱」作為一個宗教的起源傳說,論調還算滿踏實的。

Katarina Prestor 《藝人敬禮的背後原因:中共想把「愛國」變成宗教》

Friday, September 4, 2015

蔡瀾: 收成期花錢無可厚非

年輕時捱苦,凍熱都不要緊。到了收成期,花點錢改善生活,無可厚非。香港的冷天雖短,但是何必忍受不必要的忍受?... ... 天一冷,是我最高興的一段時期,一點也不覺痛苦。油壓機、暖風機、電被等,都比不上火水爐那麼快熱。我家有兩三個,搬來搬去也不是問題,點著了上面放一個水煲,滾了發出蒸氣防乾燥,又在爐上擺個特製鋅盆,烘幾片年糕淋點醬油香得不得了

蔡瀾《享受天寒》

余光中: 有知音一錘定音,不愁沒有粉絲

「粉絲」來自英文的 fans,源出 fanatic,乃其縮寫,但經瘦身之後,脫胎換骨,變得輕靈多了。更可愛的是,當初把它譯成「粉絲」的人,福至心靈,神來之筆竟把複數一併帶了過來,好用多了。單用「粉」字,不但突兀,而且表現不出那種從者如雲紛至沓來的聲勢。 「粉絲」當然是多數,只有三五人甚至三五十人,怎能叫做 fans?對偶像當然是說,「我是你的粉絲」,怎麼能說「我是你的粉」呢?粉,極言其細而輕積少成多飄忽無定。絲,言其雖細卻長糾纏而善攀附,所以欲理還亂

與粉絲相對的,是知音。粉絲是為成名錦上添花;知音,是為寂寞雪中送炭。儘管杜甫說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真有知音出現,來肯定自己的價值,這寂寞的寸心還是欣慰的。知音的出現,多在天才成名之前。叔本華的母親是銷暢小說作家,母子兩人很不和諧,而歌德很早就告訴做母親的,說她的孩子有一天會名滿天下。有些知音,要等天才死後才出現。莎士比亞死後七年,生前與他爭雄的本﹒約翰遜,寫了一首長詩悼念他,肯定他是英國之寶。

此地我必須特別提出夏志清來,說明知音之可貴,不但在於慧眼獨具,能看出天才,而且在於膽識過人,敢暢言所見。四十五年前,夏志清所著《中國現代文學史》在美國出版,錢鍾書與張愛玲赫然各成一章,和魯迅、茅盾分庭抗禮,令讀者耳目一新。文壇的舊觀,一直認為錢鍾書不過是學府中人,偶涉創作,既非「進步」作家,也非「前衛」新銳;而張愛玲也只是上海洋場一位言情小說作者而已。夏志清不但看出錢鍾書、張愛玲,還有沈從文的獨創成就,更在 40 年前美國評論界「左傾」成風的逆境裡,毫不含糊地把他的見解昭告世界,真是智勇並兼。有知音一錘定音,不愁沒有粉絲,繽紛的粉絲啊,蝴蝶一般地飛來。

知音與粉絲都可愛,但知音多高士,總是獨來獨往,欣然會心,掩卷默想。知音的信念來自深刻的體會充分的了解。知音與天才的關係有如信徒與神,並不須要「現場」,因為寸心就是神殿。粉絲則不然。這種高速流動的族群必須有一個現場,更因人多而激動,擁擠而歇斯底里,群情不斷加溫,只待偶像忽然出現而達於沸騰。 「知音」一詞始於春秋:楚國的俞伯牙善於彈琴,唯有知己鍾子期知道他意在高山流水。子期死後,伯牙恨世無知音,乃碎琴絕弦,終身不再操鼓。 《論語》說:「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這麼看來,孔子真可謂知音了,但是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豈不成了香港人所說的「發燒友」了?孔子或許是最早的粉絲吧。今日的樂迷粉絲,不妨引聖人為知音,去翻翻《論語》第七章《述而》吧: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粉絲已經夠多了,且待更多的知音。

余光中《粉絲與知音》

陳賢:寂寞埋堆

隨著你在公司愈來愈進取,不少同事均在背後攻擊你靠關係、贏在跑跑線、擦鞋仔及惡人等名號,你的朋友,近乎由少變無。「明明同 Post 既 Cindy 同我有傾有講,點解都避咗我?」「明明我無攻擊過任何人,點解佢地會敵視我?」

你,有點寂寞,但沒有再埋堆的意圖,亦沒有動搖爭取事業成功的決心。十年過去了,你分得清楚同事,本來就是同事,比賽,就是比賽。乜鬼友誼第一?咁我參賽來做咩姐,我不如放棄參加比賽同你飲酒唱 k 通宵直落好過?這天,又升職的你,終於成為了 Director。公司舉辦了一個小型慶祝儀式,四周擺滿香檳和小食,不少同事走過來和你客氣地講恭喜,卻又很快走開。當所有人都恭喜過你,又餘下你一人獨自站在原地

陳賢:《你係友誼小姐定冠軍麥明詩?》

教育工作關注組: 進修以獲取資歷

只要隨意瀏覽學校網頁,總能找到有關教師隊伍的資歷量表:老師是本科還是碩士、博士的百分比等數據都一目了然,而近年擁有碩士資歷的比例,在各間學校都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氛圍下,促使一些本來無意讀書、進修的同事,也為順應大勢而勉為其難;當然也有人純粹是為升職籌謀打算。有時看見正在進修的同事,要擠出午飯、空堂時間去追趕大學功課,但始終時間有限,結果教學和讀書難以兼顧平衡。如此,進修對不少老師來說成了苦差。

曾經好奇地去問同事,進修所學的是否對教學有幫助,或是對自己有所啟迪?十之八九,都說「唔知有乜用」,不少更說其實是隨便選了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課程,只求拿到 offer,讀後發現完全「唔啱自己」,唯有硬著頭皮完成,以求獲取一份資歷。以此心態進修,到底對誰有利?

教育工作關注組《教書十年,我為何仍不進修?》

黃任匡:港大軍訓式教育與批判思考

當年香港的年輕人,沒有今日的高度思想獨立。大部分所謂的舍堂生活,都追求近乎於洗腦的軍訓式教育。各舍堂宿生會基於傳統,要求同學近乎盲目的服從,喊口號,背憲章,無日無之。百年傳統的大潮流之下,老師你作為舍監,卻反其道而行,高舉自由意志獨立思想等的旗幟,苦口婆心地要求我們作為大學生,要有批判思考,不應盲從。作為宿生會幹事,我們當時可謂哭笑不得。但今日回首,才知受益匪淺。讀書人,本來該當如此

黃任匡《鍾庭耀的瘋狂》

阿果: 毛記電視

今年香港流行文化的另一新人,亦有在六場演唱會上現身。它的名字,名叫「毛記電視」。
「毛記電視」是由《黑紙》、《100毛》班底創作的網絡電視平台,今年 5 月啟播,每日上載兩至三段短片,旨在諷刺時弊,娛樂大眾。聽起來不過爾爾,但三個月過去,這毛牌電視台的影響力卻是與日俱增。尤其是廿幾三十歲那一代,不少人每日追捧頭破血流的東方昇,參拜外表可愛的盤菜瑩子;《勁曲金曲》每周諷刺世情的改詞作品,如《亞視永恆》、《中東與綜》,大家甚至琅琅上口,背誦如流。

阿果《何韻詩與毛記——烏雲裏有曙光》

蔡子強: 港大人做人最實際

以前年少氣盛,身為中大人的我,與港大那邊的朋友見面,酒酣耳熱之際,總愛討些口舌便宜,爭一日之長短,例如半認真半開玩笑的向他們揶揄,說畢業後,他們做官就叻,從商就叻,搵錢就叻,但講到在運動留守捍衛信念捍衛核心價值,還不是要靠中大人、嶺南人等其它院校的畢業生。後來當然明白這些口舌之爭,純屬無聊,但卻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大家對港大人的印象,那就是他,們都是建制精英,識時務懂鑽營,理念少講,做人最實際。

蔡子強《自己大學自己救──向港大朋友表達敬意》

Thursday, September 3, 2015

唯靈: 沙田龍華以燒乳鴿

上世紀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法國著名香檳 Krug 酒莊主人率十大名廚組團訪華,途經香港在沙田龍華吃了一頓乳鴿宴好評如潮,對「油淋脆皮乳鴿」尤其讚賞。沙田龍華以「燒乳鴿」馳譽數十年,所謂「燒乳鴿」並非燒烤,其實是採用「先滷後炸」之法,預先把乳鴿在滷水鍋中滷熟備用,隨時翻炸奉客。

當年沙田龍華大師傅何栢,特選浸至堪堪僅熟的乳鴿上麥芽糖皮,晾乾之後吊起來以沸油淋澆,如此這般炮製的「油淋脆皮乳鴿」鴿皮香脆鴿肉嫩滑,風味比入油鍋翻炸更勝一籌。

唯靈《油淋脆皮乳鴿》

葉一南: 香港鋪租很高

上班一族,午餐不能不在餐廳吃。翠華,一杯茶,加一碗不會吃得太飽的魚蛋粉,一小碟菜,要一百元。也只不過是翠華,也只不過區區加了一碟菜。在東京,吃一個拉麵套餐,頂得肚,便宜 20%。香港消費很高,因為鋪租不正常地貴,翠華也要交租。佐丹奴 CEO 說,他入行時,租金佔生意 15%,現在超過 30%,店內產品,沒辦法再便宜。香港人,除了頂層最富裕的一批,一般中產,交完稅、交完租 (間接稅)、吃過午餐買完日用品 (間接又間接稅),「可用作消費的收入」,所剩無幾。就算有多少剩下,大家都說,香港太貴,不如飛去外國消費,還化算一點。

葉一南《中環人食錄.豬到無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