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疑、悟、通、言。
我此文所謂學問之階段,要活看不要死看,人一生學問當如此,對任一學問亦當如此。
學問的第一階段,是相信他人的話,此他人,或是父母,或是朋友,或是師長,或是所佩服的今人古人,或是公認的聖賢,而依他的話去思想。
…學問的第二階段是疑。人因願信,欲求有所信,而聽人之話或讀古今人之書。然我們對持論相反之各種話與各種書,不能皆信。而人之話與書中之思想,亦可與自己之經驗及思想相異或相矛盾,而不能不疑。對一切人之話與書中思想皆相信者,必至無一真信。這樣治學問,永不會有自己的思想,至多只能記得他人的話或書中之文字而已。 -- 此即記問之學。記問之學到家,亦不過等於一人形字典,人形辭書,此之謂讀死書,聽死話。
…學問的第三階段是開悟。開悟是任何學問歷程中都有的。疑是山窮水盡疑無路,開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是菰蒲深處疑無地,開是忽有人家笑語聲。
...於心不安,絕不含糊,而不即信為真。把他擺在心之角落中。此時人是「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人,不敢以為非也。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何況朋友? 何況師長? 又何況名流學者? 何況流俗的意見? 人在學問中,真有真知灼見,便可以雖千萬人吾往矣。人由此而自己作自己思想的主宰。而人只要真能為其自己思想的主宰,人遂皆可在其獨立蒼茫自用思想時,自覺上天下地,唯我獨尊。
...於心不安,絕不含糊,而不即信為真。把他擺在心之角落中。此時人是「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人,不敢以為非也。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何況朋友? 何況師長? 又何況名流學者? 何況流俗的意見? 人在學問中,真有真知灼見,便可以雖千萬人吾往矣。人由此而自己作自己思想的主宰。而人只要真能為其自己思想的主宰,人遂皆可在其獨立蒼茫自用思想時,自覺上天下地,唯我獨尊。
…學問的第四階段,是由一點一滴的心得,連繫成線,成蛛網,成面,成體。人的心,乃以思想的內容之逐漸廣大而開展;於是其自尊心亦不復向上凸冒,更絕不至化為驕傲。乃由其心之廣大開展,化出一涵容他人之相異思想的度量胸襟。與我相異的思想亦許真,亦許錯。與我相異而皆真者,皆如道並行而不悖,人乃見真理世界,真是坦坦蕩蕩的亁坤。與我相異而錯者,與真固不相容。但是一切觀念思想的錯誤,都由於其越位。把越位的觀念思想,重加安排,使之各還原位,即不錯。...人之學問,到此境界,乃能有學問之樂。真理之世界是坦蕩乾坤,故可樂。真理之世界悠久而恆在,故可樂。樂真理之世界即樂道,樂道即學問之第四階段。
…學問之第五階段是知言。知言是知真者之所以真之各方面之理由,而又知錯者之所以錯,與如何使錯者反於真,由此而後人能教人,能答人之疑問,能隨機說法與自由講學。
…人常是自一條路通羅馬。然而條條大路都通羅馬。所以人從一條路到羅馬,不能便定居在羅馬。還要再離開羅馬,試去從條條大路走到羅馬,通羅馬。由此人才能把其他路上的人,亦帶到羅馬。並且對於想到羅馬而已走上崎嶇小路的人,或背方向而行的人,指出到羅馬的道路。此即是使迷失真理之路而犯錯誤者,知其所以錯,及如何可反於真。由此而後學者成為真正教育家。人要當教育家,亦才真知學問艱難,學問的無窮,與教人之不易。
摘自唐君毅《說學問之階段》【青年與學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