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Monday, May 18, 2015

曾志豪:香港社會的反智題目

香港社會應該討論更進步的題目:特首應否有政黨背景、執政黨何時出現、如何建立政黨輪替……但我們今天仍在爭論「你信唔信你阿媽先」的反智題目。屎是臭的,居然有人表示異議,並且親自拿起一口品嚐以示支持。這就是今天香港的寫照

曾志豪:《屎是臭的嗎?》

Wednesday, May 13, 2015

區家麟: 只是常識

分辨中度智障人士的說話方式,只是常識;落口供要錄下原話,只是常識;未能確定,就不要四處邀功大聲宣揚破案,也是常識;做錯了,盡快道歉,也只是常識。警察的所謂專業,有多少建築在浮沙之上?死要臉、放不下的態度,又窒礙了多少改善與檢討之機會?

區家麟《高調拉人,鬼祟致歉》

Ms Yu: 局長搞出爛攤子卻扛不起殘局

他這一著,猶如代表局方向教師家長宣戰。在憤怒未止、民怨難平之際,當局突然轉軑宣佈擱置新學年推行國民教育科的決定。看著局長躲在林鄭月娥背後的樣子,真的替這位中年男士感到唏噓。 堂堂一局之首,搞出一個爛攤子卻扛不起殘局,要由別人去收拾。情何以堪?既不會從善如流想硬又硬不起來,你叫人家如何信服?所以眼見大家對局長的態度,從開頭的猜疑,到國教的憤怒,不消幾個月已變成鄙視加少許憐憫。

Ms Yu 《局長,獻醜不如藏拙啊!》

葉朗程:「感恩圖報」四個字

虛榮感將我拋到九霄雲外之後,原來我忘記回到地球,腳踏實地的想一想,一週兩篇文章,是不是還可以維持自己一直很在乎的質素。如果因為每週多寫一篇而連帶影響「情陷」的質素,我還對得起一直在葉朗程背後支持和支援的團隊嗎?可能你覺得我說得誇張了,但「感恩圖報」四個字,我一向看得很重。見過很多人,「感恩」兩個字每天掛在嘴邊,但要他們付諸實行地「圖報」,卻好像有無限阻力似的,這些人的樣子都很醜陋。

葉朗程《知遇》

路芙雅: 香港教科書

首先,為什麼課本就必須要送審呢?《基本法》第二十七條說明香港居民擁有出版的自由。但為什麼唯獨是課本的出版自由就沒有了?這是體制的第一點荒謬。第二點荒謬就是:課本由出版社製作出版審批的是教育局用家是學生付鈔的是家長而選擇課本的卻是學校老師。換言之,真正的用家從來都沒有選擇權,只能隨學校的意思去購買課本。這也無怪家長年年怨聲載道,抱怨書價高昂云云。

路芙雅 《那天,她把教學樣書踢給我──教科書編輯血淚史》

Sunday, May 10, 2015

蔡東豪: 接受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踏入50歲,我發現最大改變,是接受這兩個字對我的意思變得不同了,這兩個字是:接受。我接受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的事我做得不錯,希望可繼續下去,有的事我做得不好,我不再強求,學識接受。以前,我抗拒接受,認為接受是弱者的表現。我以接受是進步的敵人,人只要肯付出,便有機會做得更好。

蔡東豪《完美的50歲》

Tuesday, May 5, 2015

盧斯達:留在香港,卻不建設,更阻人建設

周保松說,建設民主中國不只是為了自保,更是為了「體現香港人的價值和歷史承膽」。這個價值和歷史,也沒甚麼證成。為甚麼「建設民主中國」和去維園哭喪,必然是香港人的價值和責任。這中間有甚麼證成?沒有。但人要確保自身生存,才能建立秩序和道德,這倒是顛樸不破。香港在中國的殖民統治中節節敗退,天天受辱,周保松卻一天到晚叫香港人「道德證成」自己應然生存和應然食飽。事實上,周保松等民主回歸一代,只是因為自己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就將建設民主中國的責任強加於所有人身上。最可恥的是,支教民,是從來不去中國建設民主中國,他們留在香港,卻不建設香港。他們還帶頭支持政改方案 (2011),破壞香港民主運動;香港人哪怕只是要卑微的減少自由行,一事不幹的泛民和學究卻要馬上阻攔,爭相譴責歧視、暴力、不道德。他們不只不建設香港,更阻人建設香港。

盧斯達:《建設民主中國——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詐騙》

蘆葦: 武媚娘傳奇之香港有問題

老實說,小的非常佩服此舉,試想想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心血,實在是外人難以想像,試想想一眾電腦動畫師 (尤其是男的)在「貼膠布」期間的哀號,他們心裏可能會在想:「我究竟做乜 X 嘢啊?」電腦特技師不明白,台灣人更是看得一頭霧水,「香港人搞什麼?那胸脯有什麼問題啊?」台灣,是中港台三地當中,唯一能「原汁原胸」播放《武媚娘傳奇》之地。事實是什麼?不是武媚娘有問題,不是胸脯有問題,是香港有問題

蘆葦《武曌無胸 警方無證》

沾屎: 千萬遮胸特效

不相信嗎?扭開你的電視,看看那個所謂大台吧。據說他們為了一套中國電視劇,花了幾千萬製作遮胸特效。那幾千萬用來拍本地電視劇不行嗎?你看那個電視台平時的劇集質素,倒不像會花數千萬去作後期製作。反而為了一套中國劇集花數千萬去遮胸,除了低能外,有必要獻媚至此嗎?香港觀眾沒有什麼選擇,因為基本上只有一個免費電視台。

沾屎《Blur與武則天》

爽健: 遮革歷史

假如你隨便走過今天書店有關遮革的書籍,黃絲藍絲、扮中立、假本土、五毛黨、偽善左膠、社渾精英,各門各派各自消費這場夭折的革命,這些歪曲真相的「真相」,隨時會是日後的人如何看待遮革的「證據」。所以在下贊成有心機寫字的人多投稿多出文,喜歡揸相機的多拍照,擅長改圖製圖的多廣傳作品,「歷史」不是來自自以為平亂的中共港共亂嗡廿四,或者以為嗌下 We will be back 深耕細作的自 high 黃絲無厘頭寫下的,而是現在活着並曾經參與這件事的人留下的文章、相片、影片、改圖,記憶不可靠,知識和智慧如何流芳後世,靠的是每位真心保護香港的人的相傳。

爽健《歷史的真相》

陶傑:紛紛愛國

令你由不愛國變成愛國,中國有辦法。對付工商最容易,給你大陸市場,你馬上就愛國了。錢賺得越多,愛國感情越濃。對付文人,更容易。讓你在大陸出版書籍,請你去大陸演講,一個講堂坐滿三千人,掌聲加鎂光燈,女讀者圍上來合照要簽名:老師前老師後的熱乎乎一叫,令你覺得家國前途,由你的思想可以影響,你覺得你非常重要,於是,「文化人」也愛國了。其他行業,也大同小異,讓你參觀國家建設,專車開道之外,晚上豪華宴會、卡拉OK,也紛紛會愛國的。

陶傑:《香港法官愛國難》

莫哲暐:大學風骨

現代大學多承襲西方啟蒙傳統,注重理性、文明、自由。中世紀時,大學為教會所壟斷,因此都是神權的附庸。自文藝復興起,大學開始脫離教會獨立,自踞一方。雖可能獲政府資助,但絕不為政權附庸。陳寅恪所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蔡元培所謂「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就是大學最佳寫照。大學知識分子不單在校園內研究學術,發展人文與科學,也會議論時局、批判社會。中大更秉承錢穆等先賢之人文精神,該當兼備西方自由思想與華夏風骨。

莫哲暐:《當軍隊走進大學校園》

何福仁: 陳果拍《我城》

... 其二,在映後座談中,導演輕佻地答觀眾的問題;紀錄片不必拍得深,土瓜灣又有多深?(香港電影節網頁﹕紀錄片可以有多深?2015年4月2日)
西西固然大半生都在土瓜灣度過;長於斯,成於斯。她在土瓜灣寫作,還寫過許多與土瓜灣有關的作品。這裏並且是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創校授業的地方。余英時在這裏大學畢業。牟宗三曾長居於此,他的一家之言,大部分就是在這地方思考的成果。這些名字如果聽不懂,至少不應該忘記這裏還有一所從中央宰牛的屠房改成藝術家和藝術團體駐場的牛棚藝術村。地區雖舊,卻充滿一種我城深厚的人文精神

何福仁《他拍了一齣自己不懂得的電影 ——對陳果拍《我城》的回應》

區家麟: 無情機器的小螺絲釘

懶怠者,安於現狀,對身邊事物無興趣,對不公平事無動於衷,他們有腦袋,但不思考;他們也許非麻木不仁,但生活逼人,無暇細想,習慣逆來順受,自覺能力有限,力量微小;縱使有點權柄,給他一個支點,他不準備改變任何事,繼續因循權貴所訂之遊戲規則,默默成為無情機器的小螺絲釘。奸人招攬愚人,大壯聲勢,更需要一大群忍耐的懶人,唯唯諾諾作緩衝。這時代,不能愚蠢,不能慵懶,否則會淪為幫兇,被時代的洪流淹沒。

區家麟《奸人愚人懶人》

姐死姐還在: 頭頂好似有烏鴉飛過. . .

有一年我喺東京藥妝店買左大量物品,而我除左「係」呢句日文,我咩日文都唔識。我喺保濕噴霧個個架求其買左支噴霧。如事者,我噴左一星期左右,有一日,我同事見到我噴,我就沾沾自喜 mode 問佢噴唔噴,並伸出友誼之手,邀請同 department 嘅女人過來試噴,噴完一大輪,有個識日文嘅女人拎左我支噴霧睇,一睇真係「震驚13億嘅人民」,原來我個支唔係噴面嘅保濕噴霧,而係衣物除臭噴霧。個一刻,所有女人都紛紛衝去廁所洗面,並對我作出咒罵。我真係「紅都面哂」,因為,我已經噴左一個星期。我就好似卡通片入面 D 人咁,頭頂好似有烏鴉飛過。

姐死姐還在《夏天為大地帶來汗水…》

為甚麼 CV 不能空白?

... 而且,即使他們辭職了,放自己幾個月假去旅行,根本無人會覺得 CV 空白了幾個月有問題,為甚麼香港人的 CV 不能「空白」幾個月?難道一生「工接工」,不讓自己休息一會兒,就是人生嗎?我聽著她激動的說話,我有點感動,局外人原來會為著我們的情況而抱不平。... 這些文化與福利上的差異,我老早已知道了,只是再一次聽到外國人口中說出這些觀點,我總覺得有點唏噓。我們面對著這些問題卻無力挽救,明知這是一個扭曲了的價值觀卻只能默默承受,更衍生出那些努力工作儲錢然後一世做樓奴的「勵志故事」... 香港這個社會無疑是有夠悲哀,最悲哀是,有一大部份人,並不覺得自己悲哀,甚至引以為傲,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FB專頁「迷.忘於澳洲360天」《外國人眼中的假期》

李怡: 五不搞、七不講

香港人不應忘記,在 2011 年兩會上,時任人大委員長的吳邦國曾提出「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的「五不搞」。2013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非公開的文件,提到不要講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司法獨立的所謂「七不講」。中共國在實現了「民主集中制」的香港特首普選後,還會朝着讓香港人有真正政治權利的方向「優化」嗎?

李怡:《香港人沒有健忘的本錢》

庫斯克: 年輕一代心態

雨傘革命失敗,本土意識興起。這不單是指主張激烈抗爭的一些本土派,而是指整代人的本土意識興起,那是精神上與「中國」切割的本土意識。上一輩跟年輕人辯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如果還是以一副大義凜然的態度去教訓他們的話,其實只是把大家的距離愈拉愈遠。上一輩有上一輩的民族身份認同,年輕人雖然也會書寫中文、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看中國名著,可是他們不一定要自稱中國人,更沒有義務自稱愛國。他們使用中文,接受中華文化,但他們的身份認同可以是香港人,就好像新加坡華人和台灣人一樣。今年破天荒有兩間大學的學生會宣佈不會參與六四晚會。有些人會因此感到痛心疾首,也許因為痛心疾首,所以數他們的不是。其實,大學學生會是民選的,他們也要向選民負責。大學學生會不參與六四晚會,只是反映了年輕一代心態的變化。

庫斯克《六四、水肥車、本土、不回頭》

Ms Yu: 連樣子也好像差不多

至於最令老師搞不清的名字大概是近年開始流行、跟 Clarice 讀音近似的名字。曾經一班裏才十多個孩子,有四個女孩分別叫 Carrissa、Clarice、Karis 及  Klarisa,可憐那個叫 Chris 的男孩,整天都覺得老師在叫他。這四位女孩連樣子也好像差不多,所以我花了個多月才弄清楚,之後偶爾仍會搞錯。

Ms Yu《改個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