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Sunday, March 16, 2014

蔡依橙:學術論文被退稿後,該怎麼辦?

退稿之後

那就今天晚上熬夜,明天 submit 吧!
我真的都這樣做,一回來的稿件,立刻想要投哪一家,隔天一定出去,像是彈簧一樣。因為這樣我就不用煩惱了,是雜誌社要煩惱 XD
(所以投第一家之前,心裡早就盤算好排序了嗎?)
是啊,我都固定丟某幾家,連格式要求都差不多的,reference 美式改英式還行,但如果連段落要求都不一樣的,我就不投了。

審閱意見

(回來稿件的意見都… 完全無視?)

是的,因為 reviewer 每個人的意見都不一樣,A 嫌的不見得 B 會嫌,我們投稿出去之前,其實 limitation 是哪些已經都知道,能招的也招了。那些退稿意見就像分手意見一樣,場面話而已,重點只有一句:「我不想收你的論文。」

剛開始的年輕研究者還可以從中學習啦,但像我們這種,有點年紀,也做很久的,其實一開始的 study design 就已經決定後面的命運。

偶爾意見是真的可以參考,但很多時候他們挑的問題,一改就是好幾週,我覺得 C/P 值不好。


安打型 vs 全壘打型
我是鈴木一郎型的選手,強調快速安打、量大,大概排名 20%-30%-40% 左右的期刊依序往下投,三本之後就投國內期刊(實際上走到這步的很少)。
不像一些傑出的資深研究學者,寧願壓著不投,也要拼 impact factor。反正現在 AB 表也不看 RPI 了,一口氣出個十篇,變成一個系列,感覺很威啊,還可以寫 review article 呢!
這是有好處的!同一個主題,你從各種面向來看,連續做十篇,最後一個 review article 貫串思想起來,又都在一兩本期刊連續刊出,曝光很集中,外國人就注意到了,沒多久就會有人寄信來,邀請國際演講。

快速大量安打的優勢

年輕研究者,要快速登上國際舞台,我建議採用安打策略。
用一整年拼一篇 IF=10 又如何?人家不會因為「一篇文章」就邀請我去演講。
演講之後,有實質影響力,接著寫 perspective 或 review 或 new original article,收到稿件時,editor 都敬你三分,幫你排比較適合的 reviewer。
我到 2011 以後,投稿 AJR,這是一本 IF 將近 3 分,排名約 20-30% 的期刊,命中率約 8 成。因為心臟影像這個領域的人都知道我了,也知道我們團隊,做事有一貫的想法跟仔細度。


有限資源的分配

品質不是不重要,只是在 24 小時內,我們要兼顧家庭、人生 及 專業成績,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最快的方法應該是拼速度,盡量發中等程度的論文。
這概念其實就是創業界的 lean startup,別想一次做出曠世鉅作,先做出 minimum viable product,很多時候你的論述太新,市場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與接受,我們也在這個審閱、接受、演講、回饋的過程中,一邊調整,一邊 pivot。

Facebook 的發明人,Mark Zuckerberg 說的也是一樣的話:「Stay focused and keep shipping.」
我們要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但更應該大量的、快速的讓全世界知道我們在想什麼。十年磨一劍的典範,在科學進展神速的當代,小弟以為,對資源稀少的年輕科學研究者,實務上可能很難生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