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tal Pageviews

Thursday, March 13, 2014

袁兆昌: 香港歌手的音樂成就

回顧看似百家爭鳴的 80 至 90 年代,只有林子祥那種改編古典樂、俄國音樂等歌曲才突顯香港創意(以《數字人生》為顯例),而張國榮、梅艷芳、譚詠麟年代,以至張學友等音樂班底都以改編日本歌曲為主,單調沉悶;林憶蓮的中國風(《夢了、瘋了、倦了》,1991)、杜德偉 RAP 風(《影子舞》,1990)、蘇永康爵士風(《有人喜歡藍》,1996),僅屬偶一為之的異類。假如說王菲在90年代與當年樂壇唱反調,並不誇張;王菲的唱片公司卻引進歐美風,《冷戰》(1993)改編 Tori Amos 僅用鋼琴與弦樂,沒敲一下電子鍵盤,已算是香港樂壇一大「突破」……

今天當紅的香港歌手,在《我是歌手》翻唱別人的歌,要在以億計觀眾的眼裡、耳裡走紅,並不困難,回顧香港歌手(在形象上)各自的脈絡 ── 劉德華演變自張國榮(早年唱腔模仿痕跡甚為明顯),陳奕迅演變自張學友、譚詠麟,何韻詩演變自梅艷芳,容祖兒演變自陳慧嫻…… 有人說,王靖雯是鄧麗君系,早期確有痕跡,可是,王菲,卻自歐美風蛻變,當年乍聽似是亂唱亂叫的《Di-Dar》(王菲曲詞),今天在香港或會被稱為「獨立音樂」了,王菲卻早已在紅館唱了幾遍。

香港歌手演繹的成就,遠遠超出他們自己的音樂成就;多次引退、隱居的王菲,則早把香港引人入勝的、青春期的那種反叛釋放出來,在主流裡偶然唱自己想唱的歌,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

袁兆昌《王菲曾是我的閃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